iperf – 統計 jitter 以及 packet loss
![]()
這一篇要討論的是如何透過 iperf 提供的 UDP 協定來統計 jitter 以及 packet loss,不同於 TCP 的協定UDP 他並非一個可靠連線型與資料傳送服務,在 UDP 的資料傳輸中不會用確保機制來保證資料的傳送是否正確,所以資料有可能遺失也有可能前後順序不一致. jitter & […]
![]()
這一篇要討論的是如何透過 iperf 提供的 UDP 協定來統計 jitter 以及 packet loss,不同於 TCP 的協定UDP 他並非一個可靠連線型與資料傳送服務,在 UDP 的資料傳輸中不會用確保機制來保證資料的傳送是否正確,所以資料有可能遺失也有可能前後順序不一致. jitter & […]
![]()
MTU 是什麼先來了解什麼是 Frame. 先來看一下 Frame 在 TCP/IP Layer 2 Frame 的格式,有哪些資料: Destination MAC address : 對方目的地的 MAC address source MAC address : 自己的 MAC ad […]
![]()
在 iperf 中有兩個參數 -w, –window #[KM] 用來指定 TCP window size -l, –len #[KM] 網路的 read 與 write 的 buffers (TCP 預設值為 8 KB) 我們來看什麼是 TCP window size,說起 […]
![]()
透過 Memtest86+ 的 SPD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我們使用的 DIMM 是屬於什麼規格. 一般 DIMM(dual in-line memory module) 常見的規格中可以聽到的有 ECC(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),RDIMM(Registered D […]
![]()
在每一個記憶體模組上面都會有一塊 SPD(Serial presence detect) 他是一塊容量為256 字元(bytes) 的 EEPROM(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). 主要記載了該憶體模組的資訊,如:RAS t […]
![]()
我們公司除了 http(Port:80) / https(Port:443) 有開放外幾乎所有的服務都不被允許,這我可以理解但我們公司對於我們要上的網站也都會加以限制,比如像是 blog 之類的,但好死不死的很多資料可能都還是要去一些知名部落客網站上查詢,所以公司幾乎是每人人手一支 3.5G HSD […]
![]()
不建議使用 Telnet 當遠端管理,現在多採用較安全的 SSH 進行遠端登入. 所需套件 telnet (Client) , telnet-server (Server) Telnet 設定檔 RHEL (RedHat) / CentOS 6 之前的版本 一般 Telnet 預設為不開啟 (Red […]
![]()
傳統要觀察或是統計網路流量可以透過 mrtg ,不過現在有更簡單的方式去做 ntop (http://www.ntop.org/news.php) 這是一套用來觀測網路狀態的軟體,直接透過 web 的方式來進行,使用上蠻直覺的, 在 RHEL5 / CentOS 下使用 ntop 主要是參考了網站& […]
![]()
在 GUI 的環境下有 gnome-system-monitor 以及 ksysguard 但在文字模是下我們雖然可以透過 top 來觀看 CPU 的使用率.我們還可以透過 mpstat 來看 CPU 的使用率與統計. 先來看看 mpstat ,在使用 mpstat 時預顯示結果為 CPU 從開機後 […]
![]()
“Top” 是 Linux 提供的系統監控程式, 我們可以藉這支工具得知目前系統資源的使用狀態,使用方法很簡單直接在 command line 打入 top 即可,不過要怎麼看得懂他提供的資訊才是最重要的關鍵. 來看看每一行所代表的意思 top – 14:47:3 […]